分类标题

专家声音丨刘志军 徐彬: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

发表时间: 2022-09-06 14:13:41

作者: 安徽厚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说命》有言“斅学半”,教师的生命在于学习。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许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

编者按
     《说命》有言“斅学半”,教师的生命在于学习。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许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对于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提升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微言国培”特开设“专家声音”专栏,刊发有关教育教学、有助教研培训、有益教师发展的相关文章,以期有助于教师们精研学问,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今天,我们刊发河南大学刘志军、徐彬老师的文章《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与应对


     教育部于近日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其中,促进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接下来新课标落实过程中一个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领域。课程与教学评价是课程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关系着课程的实施导向;也是检验课程实施质量的“晴雨表”,直接反映着课程的实施程度。可以说,再好的课程设计,如果没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引导和保障,将难以得到实质高效的落地。新课标在课程与教 学评价方式变革方面,既承接2001年和2011年两版课标中的基本评价理念、范式、要求,也围绕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现实问题做了一些创新和改变。本文将从分析这些变与不变入手,探讨新课标落地可能存在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推动新课标更有效地实施有所裨益。


01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 “ 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不断更迭,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新需要,迎接时代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然需要随之进行创新和完善,与之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也必然随着课标的变化做出改变。与前两版课标相比,新课标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方面主要呈现以下几点变化。 


(一)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亟须突破的关键领域,新课标的制定和颁布就是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之下进行的。为了对此有所回应,新课程方案专门在课程实施中将改进教育评价单列,并明确提出“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新课程方案还将改进教育评价与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专业支持和健全实施机制并列,且将其居于中间位置。可见,教育评价改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在具体内容层面,新课程方案也进一步厘清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是评价改革的基本途径;更新教育评价观念,是评价改革的根本所在;评价方式方法变革,是评价改革的关键要点;提升考试评价质量,是评价改革的突破重点。这些对于中小学校认识和践行新时代教育评 价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在新修订的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中,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课程内容,专门研制了用于整体刻画不同阶段学生 学业成就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标准,不仅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也为中小学校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精神提供有力抓手。 


(二)倡导核心素养立意的评价育人理念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发布和落实,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使核心素养落地,也成为新课标修订的基本任务。表现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方面,与以往课标强调三维目标的评价理念相比,新课标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育人理念。这里存在一个重大转变,即评价从关注达成三维目标的知识 和能力本位转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本位。以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为例,前两版课标都强调评 价要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导向,如2011年版课标强调,评价“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新课标则强调评价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其中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此外,为了更加凸显核心素养立意的评价育人理念,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分别在各个学科创设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这不仅为描述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提供了评价依据和客观参照,同时在具体的评价标准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形 成的过程性和真实性,也更加重视考试评价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以此从评价全程来保障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形成分段分类连续进阶的评价方式 
     三维目标导向下的课标侧重从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使用,以及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等一般描述意义上提出评价建议,缺乏具体的评价重点,导致一线教师很难直接拿来使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更好地评出学生核心素养的整 体表现,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基本形成了分段分类连续进阶性的评价方式。分段评价是对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课程内容学习后的评价,就某节课的学习评价来说,包括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就某学期的学习评价来说,包括单元评价、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就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评价来说,包括“六三学制”或 “五四学制”的四个学段的评价。分类评价是对学生某类课程内容学习的评价,如语文新课标中对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评价,以及其他一些课标中对基本学习任务和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评价。分类评价还可以指评价类型,如在评价形式上有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纸笔考试等。连续进阶性评价主要指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即在课程上注重评价学生知识学习的连续性,注重知识学习的螺旋层递变化;在学科上注重评价学生知识学习的融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横向配合;在学段上注重评价学生知识学习的衔接性,注意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和初高中衔接。如语文新课标在阶段性评价建议中提出,“阶段性评价应秉持素养立意,紧密结合四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关注内容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关系”;历史新课标在教学评价中提出,“倡导跨学科评价、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经历多次评价后展现的进步程度”。分类分段评价在以往的课标中虽然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新课标更加强调分类分段评价是为了更好地评出学生整体核心素养的表现,也更加注重分类分段评价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四)注重“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 
     新版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都强调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所谓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课程与教学评价都围绕课程目标和与课程标准展开。新课标提出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努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在课程设计上,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以及核心素养贯穿始 终的课程内容与标准而设计,评价要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并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依据;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学生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所有与这些 相对应的评价任务、评价信息收集、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使用都要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如新课标就提出,“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和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展开”。为了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新课标还强化了考试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强调考试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和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摒弃以往简单随意和“一刀切”的做法,主张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五)鼓励现代教育评价技术的革新应用

     提倡现代教育评价技术的革新应用是新课标的又一变化。虽然在以往课标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倡使用现代技术,如2011年版的数学课标提出,“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但这只是就评价方法来说的,并没有教育评价技术上的更新,也没有技术与评价深度融合的表现,况且网上交流的评价方式在目前已经很容易实现。长期以来,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增值评价等的开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难以实现对大量数据信息以及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搜集和处理,以至于在现实的评价实践中出现分数量化评价仍是主流,而过程质性评价流于形式化和浅层化的现象。为了突破这一困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过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实现基于证据的过程评价,新课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采取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评价资料搜集和分析的路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或地区可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平台,进行劳动课程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同时在考试评价改革方面,要“推动考试评价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设计考试形式,一般采用纸笔测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逐步引入信息技术的考试形式。


02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 “不变” 


     社会领域的变革,时代要求的变化,以及课标的修订,必然会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带 来新的变化,但在这些变化背后,其评价的基本理念、范式、要求是不变的。因此,新课标的有效落实需要切实把握这些变与不变的精神内核,增强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引领作用。


(一)育人性与发展性不变 
     育人性是三次课标修订一以贯之的基本评价理念。一般来说,实现评价育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评价过程中直接实现育人。前两版课标强调评价应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新课标注重评价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其中都含有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育人的意蕴。二是通过评价反馈和改进功能间接实现育人,即发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的功能,用经过评价完善之后的课程与教学实现更有效的育人。这在三版课标中都有所体现,如2011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评价目的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评价要“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发展性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追求,这在三版课标中也都有所体现,只是前两版课标强调通过评价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来体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则注重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此外,在育人目标和发展目标上,评价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这些不仅是三版课标始终贯彻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评价始终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情境性与生活性不变 
     情境性和生活性是指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既要对学生的静态学习经验和使用简单考查知识学习的纸笔测验形式进行评价,又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重评价的情境性和真实性,观照学生动态发展的学习经验和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2011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过程性评价要拓宽评价视野,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发展情况。学业水平考试“倡导设计基于情境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其他学科课标同样具有重视评价的情境性和生活性的特征。
 
(三)多元性与灵活性不变
     基于教育现象和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复杂多变性,开展多元性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必然选择,也是三版课标共同提倡和强调的。多元性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在评价内容方面,多元性指的是评价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评价,2011年版课标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评价,2022年版课标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及其综合的核心素养表现的多元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三版课标都强调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而且强调综合运用这些主体所开展的多元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更是都主张方法使用的多样性,强调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综合化使用。课标制定是国家事权,它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征,但为了更好地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它又必然需要一定 的灵活性,表现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就是在多元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如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评价手段,根据评价需要灵活吸纳不同评价主体的参与,根据评价目标灵活设置评价内容,根据评价内容灵活设计评价情境等。这些在三版课标中都有所体现。


(四)科学性与伦理性不变 
     评价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评价设计、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上,评价设计的科学性是指在开展评价前,要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实际,以及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的统筹设计,这是确保评价过程科学性的前提;评价过程的科学性是指在评价过程中,要科学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全面搜集、筛选和分析评价数据信息,发现和找出能够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信息,这是确保评价结果科学性的基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是指客观公正的根据评价过程和评价信息得出评价结果,还指评价结果的使用不仅限于甄别选拔层面,更多应用于如何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层面之上。另外,教育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在注重科学性评价的同时,还应注重评价的伦理性,如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要对学生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性和伦理性是评价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这也在三版课标中都有体现。


03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可能挑战 


     新课标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但更多是对不变的坚守。反思这些变与不变,可知新课标中所含有的基本评价理念、范式和要求在以往课标中都有所体现,但为什么“唯分数”的评价理念、单一知识的评价内容、统一固化的评价标准、过于量化的评价方法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以往课标中课程与教学评价理念未能落地的根源,也是对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挑战。
 
(一)新评价理念的认可与接纳度有待提高 
     课标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和达成育人的评价理念,优于那些追求分数、名利的功利化评价理念,从而应该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这从理论逻辑上本应如此。但在实践层面上功利化的评价理念仍较为盛行,学生评价唯分数,教师评价唯成绩,学校评价唯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唯绩效,社会用人唯学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们对新评价理念的认可度和接纳度并不高。虽然经过新课程改革二十多年的不断浸润,大多数教师在思想层面都能够认可和接受新评价理念,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践行新评价理念,但由于功利化教育风气的浸染和自身教育评价素养的欠缺,教师对新评价理念的接纳深度受到极大地限制,从而在实际的评价操作中容易将新评价理念口号 化和形式化。如在评价方式方法方面,新评价理念倡导合理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使其真正服务促进人的发展和育人目的的实现,而在实践中却表现为“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显得轰轰烈烈,但在升学考试中并不受青睐,只是展示新课改成绩的装饰”。教师对新评价理念的认可和接纳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家长、社会等层面,分数与升学竞争的压力不仅造成学生的内卷,也为家长带来过多的焦虑不安,为社会资本化侵蚀教育教学提供可乘之机,在这种功利化的社会土壤中,新评价理念的落地备受挑战。 


(二)中高考等高利害性考试改革有待深化 
     中高考等高利害性考试与新评价理念的落实密切相关,它对于课标的落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现行的中高考招生制度中,单一分数导向的统一招生仍然居于绝对地位。“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中依然存在重学科分数、轻综合素质评价的现象,且新高考改革后分数导向的作用依然较强”。唯分数评价之风盛行的根基依然牢固,试点省市将选考科目等级折算为分数与统考科目原始分加总后排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游离于录取标准之外,没有发挥实质性招生选拔作用,文化课考试分数几乎成为唯一依据,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违背了“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评价初衷。受此影响,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向分数和升学看齐,虽然课标倡导发展性和育人性的评价理念,但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讲,考试仍然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核心。尤其在许多教师的意识里,教学就是教学生考试,考试就是“不准去哪儿的禁令”,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直奔目的地的单程运输活动,活动的核心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成了许多“优秀”学校、教师的制胜法宝。也是为了给分数和升学让道,学校当前的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 动开展、课堂教学等并不能为评价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然流于形式化和虚无化,落实课标所提倡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理念和要求也就无从谈起。 


(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有待提升 
     发展性和育人性评价理念的落地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人,这里的主体不是评价理念的设计者和倡导者,而是运用这一理念去开展评价的人,他们既是新评价理念的落实主体,也是评价主体,其中身处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是主体中的关键主体,他们的教育评价素养直接关系着评价理念的落实程度。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评价素养没有 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评价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薄弱,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相应的课程与培训支撑不足,以及评价素养经常被游离于教师专业发展素养结构之外,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教师评价素养的不足,不仅表现为评价意识的薄弱和评价态度的偏差,还表现在评价知识的匮乏和评价能力的缺乏。在评价意识方面,只知“唯分数” 评价和考试评价,缺乏日常的教育教学评价意识,很多教师并不清楚何时使用评价,使用什么样的评价,以及如何使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评价态度方面,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很少做到一视同仁和不带偏见,甚至有些教师根据自己的喜恶随意评价学生,还有些教师评价态度不端正,认为评价是考试的事情,无关自己的教学;在评价知识方面,很多教师缺乏开展评价活动的基本知识,以及考试命制和分析的测评知识等;在评价能力方面,评价语言单调且程式化,评课技能较低,分析试卷的意识和能力缺乏。


04新课标下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应对策略


(一)继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社会全领域转变评价观念 
     促进课程与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实现发展性和育人性的评价理念,需要继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推动社会全领域转变评价观念。对于那些最终被证明有价值的改革理念一般都会被人们合理地嵌入制度设计之中,并通过制度的成功运转使人们更好地认可、接纳和践行新理念,进而实现改革的成功。深化新时代教育评 价改革同样需要将发展性和育人性的评价改革理念嵌入制度设计之中,并通过制度的运行推进社会全领域转变评价观念。具体来说,要继续深化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推进管办评的有效实施;继续深化学校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继 续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促使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继续深化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促使学生对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注;继续深化社会用人评价制度改革,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增强人才和岗位的匹配度。尤其需要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度实施,将发展性和育人性的评价理念深度融入考试招生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之中,努力做到既能弱化中高考等考试的高利害性,又能充分公平公正地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做到既能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弊病,又能科学合理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精准全面的评价画像,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实践探索,充分利用评价案例的示范作用
     以往的课标中只有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等,并没有对学生学习学业质量的描述,课标与学业评价始终处于一种割裂状态。为了打通课程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的联系,新课标专门增加了学业质量内容,而且质量描述也比较聚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表现,注重核心素养的体现,从宏观层面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一个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良设计,这相对于以往的课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一优良评价设计的落地,亟须基层主体对此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实践探索,这是因为基层探索是课程与教学评价未来渐进性发展的主动力。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基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实践探索,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物力财力支持和相应的制度建设保障,评估和筛选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案例,并予以宣传和推介。其次,地方教研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在课标落实中的作用,研制促使教师理解的课程标准,将上位和宏观的课程目标细化为可操作和可评价的学习目标,“把课程标准的理念、核心素养通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变成可操作、可评价的系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匹配”。最后,中小学校和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达成评价育人共识,凝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合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评价改革深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务实有效的评价经验和做法。此外,新课标在评价建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具体的评价案例和考试样题,在新课标的落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些评价案例的示范作用,帮助实践主体理解基于核心素养评价的基本理念,促使评价主体在领会这些评价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生活情境和教育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评价。


(三)大力提升教师的教育评价素养,切实推动评价改革的有效落地 
     新课标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紧密结合,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这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评价素养。目前,中小学教师现有的评价素养还只是停留在应付“唯分数”评价的水平,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态度,理解贯穿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性和育人性理念,树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实现育人的观念。其次,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增加相关课程和在教师职后培训增加相关内容,充实教师的评价知识,夯实教师的评价能力,使教师真正理解评价育人的意义,以及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含义,具备开展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考试命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最后,在评价体验和交流中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学校等相关部门要为教师提供开展教育评价、进行命题的体验,并指出评价的不足之处和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建议,还要为教师提供评价经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建立教师评价共同体,使教师在评价交流中互相学习和充分反思,进而生成评价智慧。只有教师具备基本的评价素养,形成一定的评价智慧,改进结果评价才能破除“唯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才能彰显育人功能的动态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才能实现育人效果的发展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才能做到整全育人的多元性评价。


(四)充分发挥技术赋能评价的优势,促进智能技术与评价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教育评价变革带来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智能技术与教育评价的深度融合成必然趋势,智能考试、智能评价等教育评价新形态的出现就是二者融合的结果。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是指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先进技术与教育评价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对全过程、全方位教育评价数据的采集,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和反馈应用,对教育教学过程、结果进行多元综合评价,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全面、有效的决策依据,实现教育评价的现代化、专业化。充分发挥智能技术赋能评价的优势,促进现代技术与评价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坚持融合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评价理念,不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过于夸大,防止教育评价陷入技术中心主义和流于数据驱动形式。其次要在智能化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数据服务人的原则,在收集评价数据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隐私,在分析评价数据时要防止滥用数据信息的风险,警惕数据绝对主义和算法霸权,不能将人的发展完全置于大量数据之下。最后还要提升评价主体的技术素养,如果智能教育评价要实现广泛地运用,需要智能教育评价自身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更需要教育评价主体在具备评价素养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技术素养。唯有如此,智能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才会实现其自身的应有价值,既为教育评价主体减轻评价负担和评价顾虑,也为实现更精准的评价育人和人的整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刘志军,河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彬,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校聘副教授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微信公众号

END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51-62111060

电子邮箱: kefu@hoodedu.com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立基大厦B座

图片展示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2 安徽厚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2002068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