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标题

管建刚:青年教师如何在5年内成就自己

发表时间: 2022-04-26 14:13:29

作者: 安徽厚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有没有把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生活动力?


     有没有把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生活动力?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就从自己及许多优秀教师的奋斗经历中,总结出的优秀教师成长的经验。老师们可慢慢品味,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01做自尊自信的教师

      一个人,不是有多少钱就有多少成就。身边有人中奖500万元,你会羡慕,但内心不会凭空产生敬重。敬重和羡慕是两回事。


     人生的成就,重在“有为”而非“有钱”,尽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作为一名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为者”。我们每教一个班级,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做出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教书育人一辈子,就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有为”事。不管经济大潮如何席卷而下,面对人生,请自尊自信:我,能成为大写的“有为”的人。


     做一名有为的教师,要奋斗,要拼搏。接触过不少青年教师,他们总认为自己底子不好,成不了器。这个想法很普遍,是个普遍的错误。


     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底子的教师,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其实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他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杰出无比的程度,或许需要点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成为一定范围、一定领域里有成绩和名望的人,则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达到。


     我甚至在相当多的场合里偏执地讲,现在可以把“笨鸟先飞”改为“笨鸟肯飞”了。我接触了不少青年教师,他们的致命弱点恰恰是不想飞、不肯飞,他们躲在公办体制这把大伞里,怕外面的风雨,怕太阳的炽热,怕路途的坎坷,怕寒风的凛冽,怕秋雨的狂暴,怕黑夜的漫长,怕身心的疲惫,怕失败,怕出丑,怕这怕那,怕到最后,人生都淹没在“怕”的海洋里了。


     达尔文在晚年这样感慨:“我这样一个才智平庸的人,居然能够在那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信仰,实在出人意料。我的小学老师和我的父亲甚至认为我是一个平庸的孩子……”面对这份人生感慨,年轻的你,有什么理由不鼓足自信的风帆呢?

02做富有勇气的教师

     学校派人外出听讲座、看观摩课,或是外请专家学者来校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会场里前几排总空着,老师们大都选择中间偏后的位置。


     我还看到,当一些教育专家想以对话的方式,使讲座更接近一线老师、更能解决一线教师身上的实际问题时,台下往往一片沉默。正是这种不想出头的平庸心理,使一个个很好的求教机会、和专家交朋友的机会失之交臂。


     其实,所有的专家也都期盼着能和一线老师交流,和一线老师做朋友,他们绝不想高高在上做空研究的。我做“我的作文革命”时,看到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写过有关文章,多方联系,得到钱老的电话,素昧平生的钱老,给我寄来新书,提供研究参考书目给我,一年后,又写信来询问研究状况。从中我打开视界,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一线教学经验和行政管理经验告诉我,不少青年教师工作多年,最怕公开课和写作。遇上教研课、公开课推三阻四。课堂之于老师,犹如舞台之于演员,一个教师,对课堂应该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有此情结,教学才会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


     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即便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公开课,只上每日都有的家常课,他也必定体验不到那种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用什么征服课堂?有人说多读书,有人说多琢磨,有人说多观摩,有人说多反思,有人说用智慧征服课堂,有人说用专业预设征服课堂……我说,要用你的勇气。


     请你上公开课,你勇敢地接受;请你大会交流,你勇敢地接受;有征文比赛,你勇敢地参与;交给你一个乱班,你勇敢地接受。每一次接受,或许都是一次阵痛,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告诉你,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此刻,你不妨扪心自问:我用勇气接受了几次工作的挑战、生命的价值的挑战呢?


     人,天生具有惰性。没有人听课,对课堂的准备、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总是相对马虎;有勇气请他人来听课,有勇气承担公开课,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惰性的宣战。


     我曾对青年教师说五年内成才的“三个一百”,即上100堂教研课,写100篇教学文章,辅导100个特长学生。用100次勇气征服课堂,够了。

03做踏地而行的教师

     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你每天做的大抵是一些小事。

     教育,无非就是做一些小事。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工作,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做到位。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我不是说纯粹指向于分数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


     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艺术。


     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地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请注意了。”


     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早就懂了而真的没必要听?


     是因为从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是因为教学进度太慢,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是因为教师的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他的自尊,以此来反抗?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


    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老师,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到位的老师;能把这样的一件件教育小事做好的教师,是在做真正的教育,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

04做没有借口的教师

    老师们,对于一个有见地的管理者来说,需要的,不是你的各种解释,而是你的行动,具有实效性的行动。


    一件事,如果你想去干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你所要思考的,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同样地,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也可以有很多理由,这就是俗话说的“歪理十八条”,歪理,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


   “学生基础太差了……”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


   “我忙不过来啊……”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的确很忙。但现实恰恰是,越是有责任心、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越不会以一个“忙”字来推诿工作。倒是那些责任心不强,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简缩成三两小时的人,大叫其“忙”。


   “找班主任去……”育人的任务仅仅落在班主任身上,这是教育的悲哀。老师的首要工作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学科的教学。每一个教师都是潜在的“班主任”,都应在学生的“人”的成长上负起必要的责任。


   “这个事我做不了……”还没有做,怎么知道不行呢?知道自己不行,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以使自己“行”起来啊。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


     年轻的老师,你是否已经被“借口文化”感染?如果是,那么请你赶快医治。送你一个药方:设立“无借口月”。


     从这个月的这一天起,无论什么事情,你都及时地想尽办法把它完成,实在完成不了,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诚恳地对领导说:“我没做好,我将努力”,而不是搜肠刮肚地找借口;如果所要完成的事需要合作,那么出现问题时,也请你将责任放在自己身上。


     这样做,你并不会损失什么,相反,你将获得很多,你将获得责任感,你将获得信任感,你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因为你主动承担责任,所以你会主动去补救,从而你又将获得成长的动力。


    “行,事在人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教育上的事情更是如此。一些你看来头疼的事情,在有经验的老师眼里可能是一件并不难办的事;一个在你看来很费神的研究工作,在有科研经验的教师的帮助下,可能一点就通了;一个令你伤神的课堂设计,在教学技术高超的教师那儿,一下子就化繁为简了。只要善于学习和请教,教育的事准能办好。


     收起借口,你同事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领导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学生说你变了;收起借口,你发现自己真的变了……

05做远离安逸的教师

      学校要参加某公开课活动,要派人上公开课,你不想去,他不想去,最后某人去了,大家觉得这人真是倒霉,我可以解脱了。要参加某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校要有教师代表发言,你推她,她推他,推来推去,敲定了一个人,这人困苦了好一阵子。这么苦累了三五载,当年那个黄毛小子或丫头,居然从人群中冒出来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佼佼者。


     我们这儿有句俗语,叫“小时苦不是苦,老了苦真是苦”,年轻的时候吃点苦不算苦,而是一种锤炼,一种成长,错失这个生命最结实最富耐力的季节,人就长不大了,成不了业了;老了,再切己体验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的涵义。


     教育工作弹性很大,一天的工作量,用三五个小时能做,用8个小时能做,用12小时也可以做,你选择安逸的三五小时,时间会给你带来最严厉的惩罚;你选择10小时甚至12小时,时间会给你带来最温馨的奖励。
现在有的老师说我当不了一线教师,退做二线教师;做不了二线教师,我转个职工岗吧,看图书室,也很舒服。这种人生总让人想起熊猫不吃肉吃草,不吃草吃竹子……


     在今天,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青年教师,结婚前,父母几乎解决了一切问题,过着比较安逸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我一直有点杞人忧天,担忧这种幸福生活是否会过分地使人滋生安逸的病毒?


     因此,我总想呼唤:年轻的你,请从眼前的安逸、享受和懒惰中走出来吧。你享受了眼前,便不能享受将来;你怕吃苦,到头来吃一辈子的苦。不怕吃苦的人,其实最多吃半辈子的苦。不!晚年的时候,回过头看自己那段奋斗的岁月,你会发现,那段吃苦的日子,才是人生最有滋味的日子。

06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

     青年教师的成长,大都离不开各级各类的教育评比。应该说,在竞赛中锤炼青年教师,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是好事。辩证法告诉我们,好事也会带来坏现象。论文请人捉刀、赛课请人设计的事情,真实地存在于现实。


     我只想对年轻的你说,请你不要羡慕这种捷径式的“成功”,走了这条虚浮之路的人付出的代价是浮夸和虚肿,患上这种病的人,注定行而不远,注定不会成为脚踏实地的人的对手。


     很多走了捷径的教师,实际上是踩在了“荣誉”的高跷上,看似高了、大了,其实再也跑不起来了。像游泳,只有靠自己游出水面的人,才是真正会游泳的人,那些依靠救生圈在水面上“自由”嬉戏的人,身边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我知道,青年人总急着想开花、结果,想叫人欣赏其光彩动人,但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谁都无法跳跃“艰辛”。


     如果你想跳过这个“艰辛”,你得到的,最多是表面的尊重,背后却是不屑和鄙夷。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既要抗得住教育探索的艰辛,又要耐得住教育研究的寂寞。


     一个真正的教师,他会沉浸在别人以为的寂寞无聊中,乐此不疲,像周国平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在我看来,不管是太空年代,还是新新人类时代,教育都要拒绝浮躁,都要静下心来,任何虚浮的行为,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

07做永不放弃的教师

       人的追求,起初激情洋溢,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结果成功,锦上添花的支持者会有很多。最难的,是中间那段奋斗,那段需要“决不、决不、决不放弃”的坚忍岁月。


      这段日子,确实会有很多迷惘,很多困难,很多意外,但很多时候,不是走向成功的路异常泥泞、艰辛,而是我们自以为走不过去了,以为前面那个困难大得难以想象,其实,那个困难只是个气球,看起来很大,只要你走过去,它就会被你呼啸而来的风给吹跑了。


     年轻的老师们,请不要放弃,不要在5年内放弃。朝着奋斗的目标,坚持做上5年,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


     我们教一门功课,带一个班级,认真地坚持做上5年,研究上5年,一定能够出成绩。这5年里,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作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


     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可以研究班队活动,或是班集体建设,或是晨会课,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等等;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可以研究阅读教学,或是研究作文教学,或是研究课外阅读,或是研究写字教学,或是研究识字教学,或是研究提前读写,等等。


     先把这一个点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再迁移或拓展。我想再次请你记住的是,这5年里,不管发生怎样的困难,你都要“决不、决不、决不放弃”。5年,并不是很长。我坚信,5年能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教育人生。

08做超越失败的教师

     你看到教育界的名师、大师在大型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谈笑风生间,妙语连珠里,课堂在众人钦佩的眼神中余音绕梁。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近他们,如果你能深入了解他们,我相信,每一位名师都历经过失败的痛苦的搓揉的。


     小语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屡次提起年轻时上的一堂公开课,那节课是学校隆重推出的,邀请了三省一市的专家和领导,但他上砸了,砸到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走出教室。但是这失败带给他很多教益,暴露出的问题,让他真实地、彻底地了解了自己,失败让他拿出了从零开始的勇气,失败让他静下心来沉浸到再研究中去。


     每次谈及经历,薛老师都会说起那次失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都有失败的基石垫着,他们之所以伟岸,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些我们不愿意站的失败的基石上。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风光,而他们脚下,曾经和你我一样,泥泞不堪。


     是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熔炉里冶炼了,因为他们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困境,因为他们懂得困境后的“5分钟”就是光明和温暖。
年轻的老师们,一个没有历经失败的熔炉考验和锤炼的人,即使获得成功,那也难逃“偶然”之说,难逃最终的低落和失败。


    此刻或许你正为一次赛课的失败而痛苦,或为自己的一项教改实验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而懊悔,或许你的教学论文评比又名落孙山,或许你带的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你要知道,这是上苍对一个成功者必然的垂青,这是让你在考验中获得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啊,跨过这一道坎,你将处变不惊,你将从容优雅。

09做挑战自我的教师

      有位年轻的老教师找我。他30出头,却已有十多年教龄。他感慨地说,像他这种年龄做教师没戏唱了,35岁即在眼前,一过这线,转人中年教师队伍,什么教育教学评比都将与之无缘,教育人生从此平淡而过。我理解其感慨。


      很多地方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刚出道三五年的青年教师里,那位年轻的“老教师”的感慨也是出于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发出的。但我认为,重要的是主观。有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35岁后才转行教语文,但他取得的成绩是99%以上的、一入行就教语文的老师无法比的。内因决定外因。


      35岁左右的年轻的“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家庭生活也较稳定,不用谈恋爱也不必给孩子换尿布,进入一个相对清闲的状态。而“清闲”,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就像找我的那位年轻的“老教师”,他说“没戏唱”,只是为自己进一步心安理得地“清闲”下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35岁对众多的人(当然包括教师)来说,是一个年龄的隘口。这个时候能振奋起来的人,将使教育人生成为一种自我实现。我对那位年轻的老教师说,如果你不满足于生命现状,那么请不要用“年龄大了”来做无谓的托词。


     我愿意坦陈我的教育经历:教了10年书,我才在本地区获了一个赛课奖,而这个奖很多青年老师出道三四年就获得了,我就想,就当减去十年吧,那我不就是一出道就获奖了。一个一出道就能获此奖的教师,将来一定不会太平庸。


     26岁那年,我发表了第一篇“豆腐干”,这同样不值得炫耀,出色的年轻老师那个年龄已发表好多了,我就想,减去十年吧,就当16岁,16岁能发表教育文章,天赋不错呀。32岁那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这个年龄出书也很普通,我就想,减去十年吧,就当22岁,22岁能出版专著,该是个有前途的青年吧。


     又想,一个22岁能出书的青年教师,努力到44岁,一定能做出点成绩吧,而到那时,再加回那十年,也不过54岁,54岁能做出点事来,人生没白活呀!要知道多少人从朝气蓬勃到白发苍苍,一无所获。


     因此我要说,如果你今天是30岁,不妨看作是20岁,如果是38岁,不妨看作是28岁。人定胜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倦怠期只是一个定义,书上的定义,它只是一种善意的警告,警告我们要唤醒心灵深处的教育激情,把教育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充实些。


     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有没有过倦怠期、是否处于倦怠期,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应该有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力量,它使我们的教育生命同青春一样热血沸腾、轻舞飞扬。


     一个善待教育的教师,才是一个善待自己生命的教师——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已经注定和教育血脉相连;要知道,一个人活着总要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个交代,一群教师如果迷迷惘惘,这个学校就非常可怕。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图片展示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51-62111060

电子邮箱: kefu@hoodedu.com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立基大厦B座

图片展示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2 安徽厚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2002068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